用户名: 密码: 返回中国镇江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者平台 > 志愿者风采
点亮助残前行的火把
来源: 时间:2016-09-30 [ ] 浏览次数:

我踏着春风,去探望一位83岁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张德杰。

  老人的家,在闹中取静的松盛花园小区。穿过绿荫匝地的院落,走上通往四楼的楼梯,我按响了门铃。一位头戴藏蓝色毡帽,身穿深蓝色上衣的老人,笑盈盈地迎出屋来。他就是镇江残联第一任理事长,张德杰老人。久别重逢,几句寒暄,让我倍感亲切。紧握老人两只布满荆棘的双手,似暖流涌进心田,此时,灿烂的阳光,与欢声笑语洒满了一屋子。老人两鬓虽然花白,但面色红润,他始终面带着微笑,显示出沉静而豁达的气度。

 我颇感惊讶,张老的身体竟然这样硬朗,站在老人身边,我激动地说:“老领导,我来采访你的先进事迹!”。

 “好啊,好啊,我为残疾群众服务的工作还没做好,就退休了,就老了。”张德杰谦逊地说着,呵呵笑着。

  张老的身上有讲不完的故事,曾用坚强的意志支撑起扶残助残的决心,无私忘我的精神造福一方残疾群众。他点亮了镇江残疾人事业的火把,照亮我们残疾人工作者前行的路途

               助残的缘起与动因

193411月,张德杰出生在陕西省亁县马连乡大乙村,从小家庭贫困。张德杰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他的舅父是一位盲人,他的妹妹是一位肢体残疾人。特殊的家庭,艰难的生活,造就了张德杰倔强的性格。19513月,张德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乡亲们聚到村口,敲锣打鼓,给他带上大红花。从此,张德杰跟随部队辗转于大江南北。在部队的32年间,张德杰先后担任过文书、参谋干事、股长、科长、副团长,曾荣立三等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六次受到师团通令嘉奖。

19552月,张德杰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张德杰随66624团驻守东海前线大陈岛,以岛为家,用自己的热血与青春,谱写了一曲革命军人卫国戍边的忠诚赞歌。19674月,张德杰所在的部队奉命进入越南,参加抗美援越战争,他出生入死,历经了血与火的考验。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张德杰对抗美援越战争的往事历历在目“我们是炮兵,当时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刚来到越南的时候,由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复杂,山高林密,热带雨林气温高,气候潮湿,战士们水土不服,语言不通。”据张老回忆,“我们炮兵,除了有高射炮,还有高射机枪,可以打低空飞行的敌机。在越南的热带丛林中,有时天上的飞机在轰炸,战士们就用大炮还击,捧一把地上的土就有五、六块弹片……”在后方医院,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张德杰曾见到一名失去双腿的战士,身下垫着汽车轮胎,用坚强的毅力,以手代步,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张德杰说:“我的脑海里时常常浮现我的残疾亲人、还有那些伤残战士的身影,他们身负残疾,需要别人照顾,我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助残疾人。”这就是他助残的缘起与内在动因。张德杰说:“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准。我们从事残疾人工作,要带有特殊的感情,给予残疾人特殊的爱。”              

白手起家,筹建“残疾人之家”

1982年,张德杰从部队转业到镇江民政局工作,他先后担任过优抚、政工科长。19896月,www.sb-488.com正式成立,张德杰被推选为市残联理事长

www.sb-488.com初创之际,万事开头难,因为条件受限,5个人的单位,连一个起码的办公场所也没有在正东路老市政府的一间12平方米的简易的棚户,张德杰开始了全市的残疾人工作。一旦有了为残疾人管事,专人办事的组织,来访的残疾人接连不断,残疾人常常“挤”在这间小屋里,声音嘈杂,热闹得象菜市场一样,有时门外还有一群人等候着。张德杰与到访的残疾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一条条地记在小本子上,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为开展残疾人工作理头绪。全市残疾人的工作千头万绪,最难的是如何开展残疾人的各项工作,而当时的人们对残疾人这个概念不甚了解,有时还得顶着被人们不理解、不支持的压力,困难程度是难以想像的。张德杰说:“我尽力为来访的残疾人解决问题,当然有些问题也解决不了,我会告诉他们不能的原因,大多数残疾朋友是通情达理的,在工作上,他们会谅解我们,还会为我们分忧。问题记录下来了,不一定件件都能得到落实,但我们起码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张德杰说:“开展全市残疾人工作,首先要为残疾人建一个自己的‘家’,他们可以有一个开展活动和进行康复训练的场所!市残联第一届理事会将建成“残疾人之家”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一切靠我们白手起家!”

当年,砌大楼,建残疾人之“家”,成了市残联领导朝思暮想的话题,试想:一个只有二万元家底的新单位,要砌大楼,谈何容易,最为核心问题是资金的缺乏,市残联领导班子连夜赶写报告,呈送给市政府领导批准。市里得知他们的想法,很感动。但告诉他们,在市区建成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至少需要80100万,大楼想建在哪儿也得仔细考量。

张德杰骑上单车,在镇江市区到处转悠。终于,他看上中山东路上一块地皮,是民政局直属单位标一厂职工生活区。他突然有了主意:“残疾人功能缺失,残疾人之家建造在这市区交通便利的中心地带,这便于他们来开展活动和康复训练!”。于是,他他找到了民政局长,局长说:“这块地皮是直属单位标一厂的生活区,此前曾有一家商场动过这块地的念头,但我们经过考察发现,生活区居民折迁需要的费用太高,只能放弃了。”

 有困难就要克服,军人出身的张德杰,有一种不达目绝不罢休的执拗劲,他愈加坚定了决心:“我就认定了这一块地皮了!”。民政局长被他拼命三郎干工作的作风所感动,答应尽量帮助他。一周后,决定将市残联与市民政局军干所昆仑饭店的两个项目合并在一起施工,市民政局直属单位标一厂生活区职工的拆迁工作由军干所负责安置。

199111月,市残联通过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召开了一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组织专项募捐活动,张德杰发动大家走出去,每人包干几个单位,上门募捐,并扩大宣传,一定要做成大事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100万!是个天文数字,仅靠上门募捐,现实远比设想的要艰难的多,一种沮丧的情绪弥漫开来,有人说,要不,就算了吧!我们已经很尽力了!

张德杰开始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他的老战友、老同事,转业后在镇江许多部门担任要职!他向他们求助,一笔又一笔,一万、二万……捐款及时打到了市残联的银行账户上,给大家鼓了劲。

慢慢地,为建镇江“残疾人之家”筹款宣传也越来越多。关注、资助项目的助残爱心人士纷至沓来,资金短缺问题得以解决了。工程终于立项, 19909月,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正式动工,张德杰用力挖下第一锹土

199167,时任中残联主席的邓朴方,由中残联副理事长刘京陪同,从南京来镇江专题视察残疾人康复工作。在镇江期间,邓朴方主席为镇江残联题写了“做好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人道、廉洁”的题词,寄予了对镇江残疾人事业殷切厚望,张德杰深受鼓舞,决心带领大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镇江的残疾人事业中去!

19935月,“残疾人之家”--市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建筑主体5层,局部6层,门诊室、盲人按摩室、聋儿语训室、图书阅览室、百人会议室、拥有棋牌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等娱乐活动多功能,其规模在当时属全省一流,在镇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组织大规模的轮椅捐赠活动

曹仲植先生,祖籍常州市,1949,举家迁往台湾,后定居台北, 1977年他在台北成立曹仲值基金会,长期致力于扶残助残事业。

1988年,台湾企业家曹仲植先生首次回大陆探亲,在常州市,他见到一位肢体残疾人,感受到肢体残疾人出行的艰难,萌发了向大陆捐赠轮椅的助残想法。当年,136辆轮椅由台湾运到常州,经由常州市红十字会捐赠给当地残疾人。曹仲植先生提出“助残扶残大家一起来”的口号,1991年,曹仲植基金会发布消息,愿意向大陆捐赠轮椅1600辆。

1992年,张德杰与台湾“曹仲植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取得联系,对方愿意向镇江捐赠轮椅,给镇江的肢体残疾人。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张德杰兴奋了一个晚上没有能合上眼。

为切实掌握残疾人需求轮椅状况,市残联开始了大规模的摸底调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根据确切的调查,全市每年需求轮椅的肢残人,约在200人左右。为切实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张德杰积极向省残联作了汇报,并通过台湾曹仲植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与台湾曹仲植基金会取得联系,获得支持。

彩旗飘扬,国歌嘹亮,1992916日,是一个镇江残疾人与残疾人工作者值得记取的历史性时刻。镇江体育馆呈现出一派热闹而欢乐的景象。250名下肢残疾人获赠了梦寐以求的轮椅,他们坐在轮椅上,幸福写在他们的脸上。

 张德杰说:曹先生做了一件有益于残疾人的大好事。改革开放之初,残疾人这一群体,大都家境贫寒,而www.sb-488.com初创之际,上级部门还没有轮椅配发到我市,大气候没有这个可能性,而市残联又没有专项经费,为肢残人购买轮椅,不要小瞧了一辆轮椅!一辆轮椅往往会给一个肢残家庭带来新的希望!曹先生的爱心义举,无疑对我们的残疾人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曹先生的爱心义举激励着我,感染着我。为残疾人服务,就应该无私奉献。”

 

“让关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残疾人”

 

   张德杰说:“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人生之路上总少不了几度风雨几番磨难。创业对于他们来说,要付出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我们残疾人工作者,要尽可能多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送去更多的贴心服务,关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残疾人。”

徐翠云,是一位在九里街开报亭的肢体残疾人,在一项整治行动中,她有正规经营执照的报亭被城管拆毁了。在城管执法现场,为阻止拆毁报亭,徐翠云手拉住吊车的吊杆,被吊车吊起,随即被放下,瘫坐在地上,她所经营得报刊杂志,以及油、盐、酱、醋瓶被打碎,散落一地,最终在警方的调解下,徐翠云家人将她带离现场。

一夜之间,报刊亭徐翠云变成了城市的无业人员,全家再次陷入困境之中。这间小小报刊亭,是在街道的帮助下建的,是她们一家的“饭碗”,她取名为“不易亭”。前几年,报刊亭生意一直不好做,买报刊杂志的人不是很多,每个月仅有几百元的收入,一个月所挣的钱仅够勉强度日,后来,她才卖起了“油、盐、酱、醋”

消息传到市残联,张德杰决定出面帮助徐翠云维权,他联系到城管单位,城管单位的答复是:一个月之前,城管陆续口头通知徐翠云报亭违规卖‘油、盐、酱、醋,要求停止违规营业,不然就将报亭进行清理,予以拆除。徐翠云违规经营,拆除报亭合法,不予补偿

张德杰拨通了市政府的电话,详细地说明了徐翠云的情况,于是,由市政府秘书长牵头,会同市公安、城管、信访、残联的会议就这样召开了,说来特别,此次会议是为解决城市里的一位残疾人的困难而召开的。第二天早上,市城管、公安、信访、残联的主要负责同志来到市政府的会议室,参加碰头会。

大家来议一下,我想听一下徐翠云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市长环顾四周。

我们认为城管按章执法并不存在什么过错,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一位同志率先发言,另一位同志接着茬儿:既然是按章执法,就不存在什么赔偿责任问题,经济损失完全应由徐翠云自己承担”……

张德杰发言了,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徐翠云是一位瘫痪的残疾人,是我们这个城市困难弱势群体中的一员,报刊亭被拆,她的生活没有了着落,我作为市残联的领导,残疾人的‘娘家人’,她的遭遇牵动着我的心,是的,城管执法并没有错,徐翠云的行为也存在偏激,但在座的换位想一下,徐翠云失去了维系生存的报刊亭,又蒙受了经济损失,生活更加没有了来源,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残疾人是困难群体中的困难群体,任何时候都要优先考虑到他们的利益……

市长向张德杰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老张说得好!各部门,应该齐心协力,帮助徐翠云弥补损失、克服困难,为她重建新‘家’!”

全场掌声雷动!

徐翠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九里街的两间崭新的门面房是市政府专门为她新安置的,她又开始卖起了报刊杂志和油、盐、酱、醋……徐翠云有了“合法”的经营场所。每天,她坐着轮椅车进进出出,忙里忙外,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www.sb-488.com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