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中国镇江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残疾人风采 > 自强模范
史长林:一个盲人创业的故事
来源: 时间2017-11-29 [ ] 浏览次数:

               

三月的一天,乍暖还寒的天气,笔者几经辗转,找到了盲人史长林开设的华成纱头经营部。来到了他的经营部时,史长林正睁着一双暗淡而散漫的眼睛,手执绳线,埋头捆扎着棉布条。这间一百多个平米的房间里,墙上挂着花花绿绿的拖把,地上堆放着各种材质的旧布条和纱头、削得光亮的木棍,还有塑料塞子。

史长林摸索着,将码好的布条,用铁丝固定捆扎在木棍上,然后再把不齐整的棉布条搭理整齐,做了二十多年拖把的他,已将这门技艺烂熟于心。

一大清早,经营部的工人就给一家工厂送去一百多把拖把,这两天拖把、纱头的货物都供不应求了,还得赶工呢!”史长林一边忙着,呵呵地笑着。

交谈中,史长林不禁感慨:“我作为一位盲人,社会各界对我一直很关心,我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也是应该的。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想要将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的盲人兄弟。” 

 195612月,史长林出生于镇江的一个干部家庭,父亲是一名公安干警,史长林原是镇江市建筑二公司的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常年在工地上航车格外珍惜这份工作。家里有年迈的母亲和一个年幼的女儿,却无暇照顾他们。尽管开航车的工作十分辛苦,但史长林从不叫苦叫累。在市建筑二公司工作的那几年,他的成绩突出,各方面素质都比其他员工表现得优异,在公司,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那段难忘时光,成为史长林永远值得珍藏的记忆!

198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史长林趴在桌上做完了装运工程材料的报表后,他便早早地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当他睁开眼时,却发现周围是一片黑暗。他又赶紧闭上眼,使劲揉搓了几次,可结果还是一样。“妈,我看不到了!”,史长林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三十岁的年纪,史长林的眼前却失去了光明,失去了色彩,令他忧心如焚。家里人也心急如麻,带着史长林到镇江江滨医院就诊,经过眼科医生诊断,发现他的双眼视网膜已脱落,而且还伴有其它眼疾,他的眼前仅见光感。随后,他的家人又托人找了更好的医生,做了一场成功率仅微乎其微的手术,结果依然没能治好他的眼睛。

史长林双目失明后,不能上班,工作没了,他的妻子经受不住打击,离他而去,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女儿,还有年过花甲的母亲与他相依为命。

在人生之路上中途失明的人,在我国,在盲人这个群体里约占百分之六十,他们不像先天盲人那样已经能够适应黑暗,定向行走以及生活训练都得从头开始。对于史长林来说,也是如此!家,对于他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方空间,现在,却到处碰壁。当史长林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永远失去光明的时候,原本好脾气的他,却变得极度暴躁,特别是一个人独处一室的时候,他更感到无助、彷徨,常常是摸到什么东西,就扔出去,甚至有一次,他差一点就将桌子都给掀翻了。

深陷黑暗之中的史长林,人生路在何方?而立之年的他,中途失明,活着有多么得困难啊!

就在史长林几乎丧失了生活勇气的时候,京口区盲协主席陈红英带着几个盲人来到了他的家中,她们在史长林的家中聊了很久。以前,她们走路也是经常跌撞,对生活几乎失去了信心,但她们最终战胜了困难,顽强地活了下来,陈红英用切身体会安慰他。

 

史长林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开始重新学会吃饭、穿衣、走路。刚开始时,他手握着的筷子,经常戳疼了他的脸胧;早晨起床穿衣,经常把衣服穿反;用盲杖探路,经常被路边的障碍物绊倒。日积月累,史长林终于能够自己料理生活。要接触社会,他摸索着在狭窄的楼道上走,学会了上楼下楼,学会独自一个人走上喧嚣的大街,自己坐公交!多亏了妈妈那一双勤劳的手!那双把史长林从小拉扯到大的双手,又拉起而立之年的他,走向新的生活!

陈红英经常来到他的家中,不厌其烦做史长林的思想工作,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找工作,解决其家庭的经济困难。在陈大姐帮助下,史长林成功地在社区找到了一份做简易手工的工作。

提起扎拖把经历,史长林打开了话匣子,有一年过节,他的母亲在街上闲逛的时候,发现当地有不少社区居民依靠加工拖把走上了致富之路。手工扎制拖把,是成本小、利润大的生意,服装厂使用下来的旧布条和板皮厂的下脚料就可以收购使用。回家后,妈妈就把家庭手工制作拖把的事情告诉了他,史长林顿时来了劲,然而,看似简单的扎拖把活计,但对于在黑暗中摸索的盲人来说,能行吗?史长林决定尝试一下。

史长林的妈妈把家里的几间房间清理出一大间来,作为拖把的作坊。她又请来一位扎拖把的师傅上门手把手地教史长林。刚开始时,史长林往往没把拖把扎好,手上已被铅丝戳得满是伤口。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大多数时候,史长林只能靠自己多练习,“一开始我觉得力度掌握不够,捆扎不牢,布条直掉。”为了把握好力度,史长林有时一天练习七、八个小时也不休息,直到双手拇指红肿,指关节酸痛得连筷子也拿不稳。手工制作拖把十分费时费力,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史长林能扎出像样的拖把了。那时平均算下来,我一个星期下来顶多做两、三把拖把,熟练后,能做五、六把拖把了。史长林说,“平常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能做一点算一点,那时,生活总算能够简单地维持住了。”

   史长林说:“我们盲人因为眼睛看不到,所以更会用心去做事!”每一只拖把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木棍、扎制布条、棉纱等等,在每道程序中又有许多小细节,总而言之,对于盲人扎拖把的制作过程,就显得复杂繁琐了。

然而,精湛的手艺和热情的态度,使得史长林制作的拖把远近闻名,盲人扎拖把的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开后,居民住宅小区以及周围的居民,纷纷慕名来到他家,你家买一把,他家买一把,拖把的销路一时还不错。因为拖把太经用,生意自然清淡些,史长林憧憬着再过几年,生活会变得更好。他还需要一大笔储蓄供养自己的女儿上大学。在盲人朋友的帮助下,史长林决定上街摆摊卖他的拖把。

1992,有路过的好心人看到史长林在路边摆摊卖拖把,考虑到他是一位盲人,还要养家糊口,顿生怜悯之心,帮他联系了一家工厂去推销,于是,史长林拄着拐杖,跟这位好心人,来到这家工厂。他的境遇深深地打动了厂长,答应向他订制一大批拖把。可就在结账时,工厂提出要发票,这可急坏了史长林,一打听要去国税局才能开到发票,史长林感到一头雾水。发票需要什么手续?税率是多少?史长林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镇江市国税二分局。

史长林来到镇江市国税二分局六科的窗口办理税务手续,盲人主动上门纳税,这可是新鲜事!这也让二分局的干部们十分感动。大家纷纷凑上前来,你一言我一语,关切地询问起他的情况,由此,史长林与二分局的干部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二分局的一些干部了解到工厂需要擦机器用的纱头,需要量很大,就推荐史长林开辟整理纱头的新业务。从那时起,史长林做起了收集废纱的生意,做成纱头,卖给一些机械厂用于擦洗车床。一公斤的纱头也就能卖七到八元钱。那知道,这业务史长林一做就一发不可收,实在忙不过来,生意遇到瓶颈,怎么办?陈红英得知他的情况后,就找来了许多盲人帮忙前来帮忙,她们帮助史长林收集废纱,做成纱头。

在二分局干部们的帮助下,史长林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最多的时候一年能销售十多万元。

随着业务量的扩大,史长林跑二分局的次数逐渐增多。看着一个盲人摸索着跑来跑去,二分局的干部很是不忍,决定简化一下手续,上门为史长林开发票。他们嘱咐史长林,以后凡有开票等涉税事宜,让别人打个电话或带个口信来,税务员就会立即上门办理。考虑到史长林上有老下有小,日子着实过得不轻松。有时,史长林手头一时紧,缴税的钱不够,周转不开,二分局税务员就先帮他垫上。史长林也是诚信之人,一拿到货款,就立即还上欠税款。

              

 每当史长林生意上遇到困难时,镇江市国税二分局的税务干部都会利用上门服务的机会,主动和他谈心。针对他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帮他协调解决。他们还关心着史长林的女儿的学习与成长,鼓励她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向他父亲学习,做生活的强者。逢年过节,二分局还积极发动党员干部捐款,给史长林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每个季度,税务员们上门慰问,还会帮助史长林打扫卫生。

从此,史长林的境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意比较稳定,他雇了帮手,自己主要负责联系业务。史长林的这个家庭小作坊已累计纳税二十多万元,史长林自强不息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他女儿考取了江苏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二十多年了,二分局的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税务干部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每一任领导和税务干部对史长林的特殊服务和关心帮助始终没有变,依然是每次上门办税服务,依然是经常上门看望慰问。二分局的税务干部,从最初的蒋涌林到龚瑞忠,为他提供上门服务的人已换了好多。

史长林一直被二分局的税务干部列为重点服务对象,税务员先是帮他上门办理各种税务手续,随后,又做起了史长林的兼职会计。史长林颇为感慨地说:哪家客户要开多少钱的发票,我就一个电话打给税务员,他们就会帮我把发票开好,送过去,然后把现金或支票送还给我,她们从来没有错过一笔账!

有几次,厂家货要的急,史长林一时找不到送货工,二分局六科的税务员就成了他求助对象。史长林的家在二楼,六科的税务员帮他搬运过许多次货物,一包纱头约有二十多公斤,送上搬下,真让他们吃苦了。

在平时工作中,二分局六科的税务员们还义务做起了史长林的业务员。他们俨然成为双目失明的史长林的一个个朋友。二分局不仅仅是史长林缴税的地方,也是帮助他创业的地方。正茂集团、中船设备、吉贝尔药业等,史长林的几个大客户都是由二分局六科的税务员帮助介绍的,他的生意便源源不断。

  盲人史长林家中,经常进来几个大盖帽,只要听见叫门的声音,史长林就会一一喊出了他们的名字,他们是六科亲人。对于史长林的一切,二分局六科的税务干部们非常清楚他的经历,税务干部们不仅仅同情他的遭遇,更多的是钦佩他作为一位盲人,艰苦创业的精神。

史长林创办了自己的华成纱头经营部,用盲杖走出了一条闪闪发光的人生之路,他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肯定,树立起残疾人诚信纳税的榜样。

200711,患白血病的江苏大学三年级学生爱心天使陈静在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但巨额医疗费用使得陈静在希望面前止步。为救助爱心天使”,12月23名城镇江网发出倡议,联合市内8大网站,在网上发起了飘舞的黄丝带——情系陈静·爱在镇江大型募捐义演活动。这次镇江黄丝带爱心大行动时,史长林在大市口广场积极捐款并接受了媒体采访。盲人献爱心的场景,感动和激励了很多市民。近十年来,史长林无数次受到镇江市国税部门的表彰,被评为“镇江市优秀纳税人”。他的先进事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镇江电视台、镇江人民广播电台以及《镇江日报》、《京江晚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并收入《镇江市“创业明星风采录”》一书。特别是史长林身残志坚,依法自觉,诚信纳税的模范事迹,制作成公益宣传片,曾在镇江电视台每晚黄金时段滚动播,使他一度成为镇江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先进事迹在镇江大地广为流传,激励着更多的残疾人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彼岸。

                                                                                                    王晨沛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www.sb-488.com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